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財務咨詢
        • 黃山眾逸財稅
        • 真誠務實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起來看駐村稅務干部的扶貧故事

        時間:2020年08月09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 加入收藏 】【 字體:

        以下是3個駐村稅務干部的故事。駐村扶貧期間,他們把家安在扶貧村,和村民打成一片,用辛苦和付出改變了村里的環境面貌,帶領村民因地制宜搞養殖,發展特色產業,開展科技扶貧,摸索出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為貧困村的發展帶來了新氣象。

         

        帶領村民飛越貧困線


          

          眼下正值北方玉米夏管時節,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的一處玉米田里熱鬧非凡。鄉親們聚在一起,朝天上望著,15架植保無人機飛來飛去,對農作物進行大規模生物防治、施肥作業。


          曾經的貧困戶張新鳳說:“這無人機可真是個好東西,它帶著我們奔小康。”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起來看駐村稅務干部的扶貧故事

        小小的無人機,如何帶領村民飛越了貧困線?事情要從2017年11月說起。當時,安陽稅務系統選拔黨員干部駐村開展扶貧工作,青年干部常鑫報名到湯陰縣伏道鎮后攸曇村擔任第一書記。

          

          后攸曇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土地貧瘠,資源匱乏,村集體賬目常年“掛零”,貧困村的帽子一戴就是好幾年,而且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村里十幾年沒出過大學生。常鑫第一次來到村里,看到的是臟亂差的街道,賦閑的農民蹲在墻根下曬太陽的景象。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常鑫把村里的情況里里外外地調查了一番后,將開展科技扶貧、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確定為村里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村里有了集體經濟項目,發展才能有后勁。”常鑫說。

          

          常鑫在市區、鄉村兩頭跑,利用從事稅務工作、熟悉企業情況的優勢,聯系科技企業,尋找脫貧項目,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植保無人機項目上。植保無人機是用于農民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通過地面遙控或導航飛控,來完成噴灑藥劑、播種子等工作,操作方便,噴灑均勻,效率是傳統人工的30倍。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起來看駐村稅務干部的扶貧故事

        常鑫通過村里的農民夜校向村民宣講無人機的好處:“植保無人機項目市場需求大,從業人員少,飛手、助手加維護人員,一架飛機能‘養’三五個人。引進植保無人機項目,咱們村一定能脫貧致富。”

          

          不少村民聽完,都覺得不靠譜。張新鳳說:“俺一個50多歲的農村婦女,能開動飛機?再說俺是貧困戶,哪有錢買飛機?你說的項目中看不中用。”

          

          “這個無人機項目門檻低,只要你有小學文化程度,18歲到60歲的村民經過短期培訓都能學會操作。至于資金問題,我一定想辦法解決。”常鑫向村民立下“軍令狀”。

          

          那之后,常鑫開始馬不停蹄地往市里跑。不久,他帶回了某科技公司的培訓老師和20萬元的項目資金。在分批租賃、購買10架植保無人機后,常鑫又開始挨家挨戶動員找飛手。經過常鑫多次走訪,張新鳳終于松口,第一個接受培訓。半個月后,張新鳳“持證上崗”,成為村里的第一批飛手。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起來看駐村稅務干部的扶貧故事

        到2018年2月底,后攸曇村共培訓7批21名飛手,村里第一個集體經濟——“精忠飛防大隊”登場。“我們這里是岳飛故里,‘精忠’二字人人熟知,也代表了我們脫貧致富的決心和承諾。”常鑫說。

          

          2018年,飛防大隊出師大捷,作業面積12.6萬畝,收入90余萬元,村集體增加收入60萬元。嘗到了甜頭,村里外出打工的人紛紛返鄉加入飛防大隊。2019年,飛防大隊發展到80多名飛手,植保無人機也增加到20架。

          

          隨著“精忠飛防,豐收保障”的名頭越來越響,2019年飛防大隊在湯陰縣本地開展飛防作業22萬余畝,還到鶴壁、新鄉、駐馬店、平頂山等地開展飛防作業8萬余畝,實現收入200多萬元,帶動3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后攸曇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多次被央視綜合頻道、財經頻道、農業農村頻道報道,常鑫也被提名為2018年“感動安陽”人物。2019年,后攸曇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現如今,后攸曇村的集體經濟從無到有,資產從一窮二白到幾十萬元。村里修了柏油路,裝了花壇,還建了健身文化廣場。“村里現在大興文化教育,籌建了幼兒園,設立了獎學金,參加農民夜校的村民也越來越多了。”常鑫說。

          

          目前,后攸曇村的主力飛手年紀都在40歲左右。常鑫說,下一步,他們打算為飛防大隊充實一些年輕人,既提高管理水平,也為鄉村振興打好人才基礎。

          

        “愛琢磨”的葛愛民也“愛張羅”


          

          “天氣這么熱,你趕緊到屋里坐,小心中暑!”看見葛愛民低著頭慢悠悠地走,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巴彥諾爾嘎查的老人德孝永關心地說,“看這樣子,你這又是在替我們操心,琢磨事呢。”

          

          年過50的葛愛民是國家稅務總局鄂溫克族自治旗稅務局副局長,也是一名在巴彥諾爾嘎查駐村的扶貧干部。在幫扶巴彥諾爾嘎查時,葛愛民“愛琢磨”,也“愛張羅”。

         

          散戶牛奶有了可追溯標簽

          

          巴彥諾爾嘎查是典型的牧業嘎查,出售牛奶是牧民獲取收入的重要方式。由于近年來大型牛奶企業停收散戶牛奶,牧民家的牛奶面臨著銷售難題。初到巴彥諾爾嘎查時,葛愛民聞著牧民家醇香的牛奶,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牧民打開牛奶銷路。

          

          那段時間,葛愛民一直在琢磨,為什么大品牌的牛奶不愁銷售,而散戶牛奶卻無人問津?他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客戶不了解散戶牛奶,對散戶牛奶缺乏信任。葛愛民以此為突破點,找到嘎查支委會一同張羅起來:拿出5000元啟動資金,采取“駐村工作隊+奶戶”模式,建立“巴彥諾爾嘎查牛奶銷售群”。“我們在每一袋牛奶外包裝上都貼上‘可追溯標簽’,寫清楚所屬牧民的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顧客拿到牛奶以后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是誰家的牛奶,保障顧客可以輕松追溯質量。”葛愛民介紹道。自從推出可追溯標簽后,巴彥諾爾嘎查不止牛奶賣得好,奶干、奶餅等20多種牛奶制品也成了搶手貨。

          

          “巴彥諾爾嘎查牛奶好,畜產品也很好,天然健康,牧民不懂推廣,導致好產品沒有好銷路。”在可追溯標簽獲得成功后,葛愛民和嘎查支委會商量再拿出100多萬元扶貧資金購買適合嘎查草場環境的短尾羊,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特色肉羊產業,并在杭州文博會上與國外客戶達成合作意向。

          

          牧民組建農閑施工隊

          

          畜牧生產有季節性強的特點,牧民的勞動集中在固定月份,因此有相對充足的閑暇時間,有的牧民喜歡在閑暇時間聚會喝酒。在一次走訪中,葛愛民在牧民阿爾斯楞家門口聽見屋內大聲說話和喝酒的聲音,進門問道:“活都干完了,還是怎么的?”

          

          “老葛,我們農活確實都忙完了。”阿爾斯楞急忙解釋。葛愛民想到農閑時間也在忙著活計的牧民蘇海。蘇海擅長電焊、維修和圍欄安裝,農閑時,蘇海靠這門手藝增加了不少收入。“如果其他牧民能像蘇海一樣把農閑時間利用起來,組建個施工隊,豈不是能獲得更多收入?”想到這,葛愛民張羅了起來,成立了一支由蘇海帶頭的施工隊。施工隊利用閑暇時間承攬各類小型工程項目,目前已實現收入30多萬元,畜牧生產與額外增收兩不誤。

          

          炎炎夏日的下午,老葛看見正往皮卡車上搬運工具的阿爾斯楞,問道:“累不累?”阿爾斯楞露出憨憨的笑容:“有活干,有錢賺,累也愿意!”

          

          久違的笑容回到鄂溫克女孩臉上

          

          最近,呼倫貝爾迎來一輪強降雨。葛愛民收到鄂溫克女孩杜文丹發來的暖心微信:“葛叔,這幾天雨大,往返嘎查和單位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4年前,杜文丹還在念高中,父親因車禍去世,只剩下她和奶奶德孝永老人相依為命,本不寬裕的日子過得更加艱難。變故發生后,原本愛笑的杜文丹變得沉默寡言。德孝永老人著急,葛愛民也一樣著急,還請來專業的心理醫生,然而收效甚微。問題出在哪兒呢?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起來看駐村稅務干部的扶貧故事

        “你是擔心上大學后奶奶怎么辦吧?放心,我和工作隊的同事都規劃好了。”葛愛民的話打開了文丹的心結。葛愛民和德孝永老人深聊往后的生活,老人想從養豬做起,葛愛民也覺得可行。于是,葛愛民幫老人張羅起養豬的事情:修建養豬圈舍的材料、搭建豬圈的人手和買豬仔的費用……現在,老人每年依靠養豬可以收入1.5萬元左右,杜文丹也申請到助學金,在內蒙古民族大學就讀。生活越來越好,久違的笑容又回到杜文丹臉上。

          

          “愛琢磨”也“愛張羅”的葛愛民在巴彥諾爾嘎查忙個不停。問及扶貧工作的竅門,葛愛民笑著說:“沒啥竅門,就是多想一些,多做一些,把大家的事當自己的事。”

          

        山村里來了“新村民”


          

          “老楊,又要到哪兒去?”每天清早,總有一個人騎輛自行車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坳上鎮天子地村的鄉間小道上穿行,過往的村民和騎車人“老楊”熱絡地打著招呼。“老楊”叫楊建宜,是國家稅務總局郴州市蘇仙區稅務局一名稅務干部,但在天子地村,他被村民們看作“新村民”。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起來看駐村稅務干部的扶貧故事

         2019年1月,57歲的楊建宜被選派至天子地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抵達天子地村后,楊建宜申請把自己的黨組織關系轉到天子地村黨支部,并住在天子地村部辦公室的小隔間。“把黨組織關系轉到這里來,把家安下來,我就是天子地村的‘新村民’了,踏踏實實在這里開展扶貧工作。”楊建宜語氣堅定地說。

          

          天子地村位于坳上鎮南面,全村共有67戶貧困戶,零散分布在山區。這里交通不便,楊建宜每天騎自行車走村串巷,熟悉村民情況。“找準致貧原因,才能有效地開展扶貧工作。”楊建宜在走訪中發現,天子地村集體經濟薄弱,貧困戶也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

          

          怎么才能為村民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夜里,楊建宜將白天一趟一趟自行車跑下來的所見所聞不斷進行復盤、提煉,他注意到天子地村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優勢,結合當下市場需求,提出發展生態養殖業的想法。認真調查和規劃后,楊建宜搞起了生態養殖試點。在偏遠的天子地村發展生態養殖業,對楊建宜和工作隊來說,是一件大工程。從前期政策扶持、雞鴨苗選定購買,到養殖技術,再到產品的推廣銷售……他們深入探討每一個環節,用心用情為村民服務。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點取得成功。隨后,楊建宜發動更多村民加入生態養殖,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天子地村67戶貧困戶中,已有66戶實現脫貧。


          村民朱芙芬是楊建宜和工作隊的重點幫扶對象。朱芙芬的丈夫因殘疾無法勞動,兩個女兒上學需要開銷,年邁的老母親需要贍養,養家重擔全落在朱芙芬一人肩上。在楊建宜和工作隊的耐心幫助下,朱芙芬把生態養殖做得有聲有色,還承包經營了一片果園,從貧困戶搖身一變成為“農場主”。日子越來越好的朱芙芬對楊建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村里人懂得少,楊隊長像教小學生一樣耐心輔導我們,幫了很多忙。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們村條件比較艱苦,但是老楊從不說苦,快六十的人了,愣是騎著自行車把村子里的犄角旮旯都走了個遍。”村子里的變化,天子地村村委會主任謝滿生全都看在眼里,他感慨地說,“老楊帶著工作隊用心連心的幫扶為村子的發展帶來了新氣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美女被暴羞羞免费视频|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2017天天干夜夜操|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电影|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黄色毛片|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饥渴难耐16p|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欧美人与物另类|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 免费爱爱的视频太爽了|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99在线观看国产| 天天做天天添婷婷我也去| poren日本| 奇米视频888|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欧亚专线欧洲s码wmysnh4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video| 亚洲欧美电影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