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企業是一棵樹,那么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企業茁壯成長的空氣、土壤、陽光雨露。“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十三五”以來,安徽省稅務部門以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連續五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讓辦稅繳費更高效、更便捷、更貼心,持續提升為市場主體服務水平,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稅收營商環境。納稅人滿意度專項調查排名從2017年的全國第18位躍居到2019年的全國第7位。
資料薄了,流程少了,辦稅速度不斷刷新
便利度贏得滿意度,體驗感帶來獲得感。“十三五”期間,安徽省稅務部門通過精簡證明資料、壓減納稅次數、壓縮辦稅時間等措施,不斷刷新優化營商環境的“稅務速度”。
“我們本來準備了很多資料,甚至做好了業務中斷的準備,沒想到僅僅1個工作日,公司就從蘇州遷入安徽,效率很高!”在辦稅服務廳領到稅控盤和發票,合肥路研電子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俊很驚喜。據悉,根據新出臺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企業跨省(市)遷移操作規程》,對于長三角區域納稅信用等級為A、B的企業,取消了原先要在遷出地辦理清稅注銷后,再到遷入地辦理開業登記的方式,而是依托跨省稅務信息共享,遷出手續‘即時辦’,遷入手續‘自動辦’,整個辦理時限由5個~10個工作日壓縮到了即時辦結。同時,企業提交遷移申請采用免填單方式,無須企業額外錄入、附列資料。
“更快!更方便!”說起這些年稅收營商環境的變化,安徽信達家居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琳用五個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作為出口企業,她最關心的就是申報出口退稅。據她回憶,2016年企業剛成立,申報退稅需要報送很多紙質資料,有時候因為資料太沉,還得帶一個小伙子專門抱資料。如今,申報退稅不僅實現“無紙化”,退稅速度也更快了。前不久,黃山恒遠新材料公司財務負責人張永利就感受了一波“稅務速度”,2天時間115萬出口退稅款就到賬了。
納稅人不斷享受到的便捷辦稅新體驗,源自稅務部門的不懈努力。以出口退(免)稅為例,全省各級稅務部門通過遠程申請、容缺辦理、網上審批等方式,不斷提升出口退稅便利化,今年更將正常退稅業務的平均辦理時間由10個工作日壓縮到7個工作日以內,做到“快報、快審、快退”,緩解現金流壓力,減輕企業負擔。
少走馬路,多跑網路,“非接觸式”辦稅成常態
五年來,全省稅務部門大力推廣網上辦稅,引導納稅人、繳費人通過電子稅務局、手機APP等渠道辦理稅費事項,在全國統一185個稅費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的基礎上,將“安徽版”網上辦稅繳費事項范圍拓展到363項;全省網上申報比例維持在99.98%左右。各地稅務部門紛紛優化技術、完善服務,推出“網上辦、自助辦、郵寄送、線上答”等一系列“非接觸式”辦稅方式。
“我在外地上班,前不久在老家安慶賣了一套住房,本來還打算請假回去過戶,沒想到現在直接網上辦理,真是太方便了!”張銘在寧波的家中登錄安慶市不動產(住房)業務“全程網辦”系統,用15分鐘完成了包含登記、交易、繳稅等不動產業務全流程。原先,房產交易雙方必須在窗口現場辦理,現在,房產交易雙方各自只需用電腦登錄系統,正確填寫相關信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分別掃描不同的二維碼繳納稅費即可。
淮北市稅務局配備專員處理電子稅務局端企業開辦業務,在兩個小時內完成企業登記信息確認、發票票種核定和發票發放,并將紙質發票整理送至市場監管部門企業開辦“一窗式”綜合窗口,進行發票郵寄送達,新辦企業實現全程線上申請、一網辦理、“零見面”審批、一日辦結。
在馬鞍山市,有一支“稅務專家門診”服務團隊。“十三五”期間,團隊進入快速發展期,平均年開設“門診”60余場,解答問題3700余個。安徽恒意硬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連婕是“稅務專家門診”的“老粉絲”,談起“稅務專家門診”的升級史,她頻頻點贊:“‘稅務專家門診’一開始長期在辦稅廳輔導,我們辦理業務才能咨詢。后來‘一網通辦’、電子稅務局功能強大起來后,我們現場辦理業務就少了,‘稅務專家門診’就開設了微信、QQ群,線上解答問題,我們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咨詢。”
聚焦問題,精準對接,貼心服務更細致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如何落細落小?安徽省稅務部門從納稅人需求入手,快速回應納稅人訴求,幫助納稅人解決困難。“十三五”期間,全省各級稅務機關積極投入到安徽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中,省稅務局作為唯一一家牽頭負責1個工作組的中央駐皖單位,安排1名局領導常駐對口聯系市,加強督導指導;同時還派出16名業務骨干分別參加駐16個市的工作組,實時對接省“四送一服”綜合服務平臺,協同回應企業訴求。此外,各級稅務機關還通過開展“萬名稅干進民企促發展”“大調研大走訪”等活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點對點解決涉稅問題,提高問題辦理效率。每為企業解決一個問題,優化營商環境就邁進一步。
2019年,國家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為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應享盡享,安徽省稅務部門在全系統全面推行減稅降費“包保”責任制,全省2萬多名稅務干部人人都有“包保”企業,企業戶戶都有稅務聯絡人。今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大企業復工復產幫扶力度,安徽稅務部門又將“包保”服務從線下擴展到線上,明確由省、市、縣、鄉四個層級的稅務機關分區域實施“線上包保責任制”,加強與企業的聯系,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通過強化服務,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今年以來,線上送政策464萬戶次,回應復工復產訴求、幫助解決問題3436個。
除了“包保責任制”,安徽省稅務部門還推出一系列特色舉措。午間提前一小時錯峰辦稅,緩解辦稅廳擁堵;推出“7×24”小時服務不打烊,填補節假日涉稅服務空白;聯合制定《長江三角洲區域稅務輕微違法行為“首違不罰”清單》,包容、善待市場主體……
“根據系統提示,我才發現當期申報的20多萬元稅款忘記繳納了。我們趕緊辦理,避免了逾期繳納稅款造成的滯納金處罰和信用扣分。這個系統超實用,等于給我們企業加了一道‘安全閥’。”安徽省臨泉縣富臨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群所說的“系統”指的是安徽稅務納稅信用提醒服務系統。自今年9月系統上線以來,通過對逾期納稅申報指標進行掃描、分析,精準向8.4萬余戶企業進行事前提醒8.6萬余條,事后預警1.2萬余條。其中,逾7.1萬戶納稅人及時辦理了涉稅事項,避免了給納稅信用帶來負面影響。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是一項沒有休止符的系統性工程。“我們將繼續探索一系列便民辦稅繳費服務舉措,千方百計改進稅收服務,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徽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趙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