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財務咨詢
        • 黃山眾逸財稅
        • 真誠務實

        工會常見審計問題

        時間:2021年05月13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 加入收藏 】【 字體:

        梳理列出了工會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中常見問題及定性依據,但由于現實中經濟業務活動形式多樣、紛繁復雜,列出的問題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同時,定性依據主要是中央和實務層面的部分制度規定,各地經審組織要根據上級和當地有關規定,進行細化完善。 


        一、預算管理方面 

        1.未編制預算定性依據: 

        (1)黨政機關應當遵循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原則,嚴格執行預算,嚴禁超預算或者無預算安排支出,嚴禁虛列支出、轉移或者套取預算資金。 

        (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二十五條:各級工會、各預算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收支范圍, 依法、真實、完整、合理地編制年度收支預算。 


        2.預算編制不完整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十八條:預算由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組成。工會及所屬預算單位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


         3.上年項目結轉資金未編入年度預算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三十一條:各級工會上一年度未全部執行或未執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繼續使用的項目資金, 作為項目結轉資金,納入下一年度預算管理, 用于結轉項目的支出。 


        4.專項轉移支付未按項目編制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三十三條:專項轉移支付是上級工會給下級工會用于專項工作的補助, 應當根據工作需要, 分項目編制。


        5.預算支出結構不合理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二十八條:各級工會支出預算的編制, 應當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 優化經費支出結構, 保障日常運行經費, 從嚴控制 “三公” 經費和一般行政性支出, 重點支持維護職工權益、 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等工會中心工作。 

        (2)預算支出的編制(一)市級工會用于服務基層、服務職工方面日樂購的支出(含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補助下級支出等)一般不得低于年度總支出的60%。 


        6.未及時批復預(決)算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一條:各級工會本級預算經批準后,應當在二十日內批復所屬預算單位。(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五十八條:各級工會本級決算經批準后,應當在十五個工作日內批復所屬預算單位。 


        7.未嚴格執行預算定性依據: 

        (1)完善預算執行管理辦法,嚴把預算執行關,增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提高預算執行的準確率,防止年底突擊花錢等現象發生。 

        (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五條:預算批準后,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 


        8.截留、挪用、拖欠工會經費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三條:各級工會應按照年度預算積極組織收入。按照規定的比例及時、足額撥繳工會經費,不得截留、挪用。 

        (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六十二條:各級工會、各預算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

        (一)未按本辦法規定編報本級預 (決)算草案、預算調整方案和批復預 (決)算的; 

        (二)虛列收入和支出的;

        (三)截留、挪用、拖欠撥繳經費收入的; 

        (四)未經批準改變預算支出用途的。 


        9.超預算、超計劃撥款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三十一條:各級工會應根據年度支出預算和用款計劃撥款。未經批準,不得辦理超預算、超計劃的撥款。 


        10.擅自改變預算資金用途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六條:各預算單位的支出必須按照預算執行,不得擅自擴大支出范圍,提高開支標準,不得擅自改變預算資金用途,不得虛假列支。 

        (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六十三條:各級工會、各預算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存在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追回騙取、使用的資金,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虛報、冒領預算資金的; 

        (二)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的。 


        11.有關事項未按規定經集體研究決定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四條:送溫暖支出、突發事件支出和本級工會已確定年度重點工作支出等需提前使用的,必須經集體研究決定。 

        (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七條:當年預算執行中,縣級以上工會因處理突發事件、 政策性增支及其他難以預計的開支,需要增加預算支出的,可以由本級工會財務管理部門提出預備費的動用方案,報經本級工會集體研究決定。 


        12.項目預算支出執行率偏低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七條:工會預算應當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 

        (2)《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工會必須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全國總工會的相關規定,及時足額撥付預算資金,加強對預算支出的管理和監督。 


        13.未按規定進行預算調整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八條:各級工會預算一經批準,原則上不作調整。下列事項應當進行調整:

        (一)需要增加或減少預算總支出的;

        (二)動用預備費仍不足以安排支出的;

        (三)需要調減預算安排的重點支出數額的;

        (四)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 


        14.擅自進行預算資金調劑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四十九條:各級工會、各預算單位的預算支出應當按照預算科目執行,嚴格控制不同預算科目、預算級次或項目間的預算資金調劑。確需調劑使用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15.未按規定處理超收、短收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五十條:縣級以上工會在預算執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縣級以上工會在預算年度中出現短收,應通過減少支出、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來解決。以上變化情況應在決算說明中進行反映。16.未按規定實施預算績效管理 定性依據:《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五十一條:縣級以上工會和具備條件的基層工會應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 


        17.未編制決算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五十二條:各級工會應在每一預算年度終了后,按照全國總工會的有關規定編制本級工會收支決算草案和匯總下一級工會收支決算。 


        18.決算編制不準確、不完整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五十三條:編制決算草案,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規定,做到收支真實、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


        19.未按規定公開預算定性依據: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9〕26號)第六十四條:縣級以上工會預(決)算應在工會內部公開,經單位批準可向社會公開。基層工會預(決)算應向全體工會會員公開。涉密事項的預(決)算不得公開。 


        二、支出管控方面


         20.列支與工會活動無關的支出定性依據: 

        嚴禁報銷招商引資等與工會公務活動無關的費用。 


        21.列支應由基層工會開支的費用定性依據: 

        《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7〕32號)關于工會經費支出范圍的相關規定。 


        22.超范圍列支工會經費定性依據: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總工辦發〔2014〕23號)、《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7〕32號)關于工會經費支出范圍的相關規定。 


        23.跨年度報銷費用定性依據: 

        《工會會計制度》(財會〔2009〕7號)第十九條:工會應當及時進行會計處理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24.重大資金支出未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定性依據: 

        《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總工辦發〔2013〕20號)第三十三條:重大資金支出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25.違規發放津貼、補貼、獎金、實物等定性依據: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于嚴肅紀律加強公務員工資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廳字〔2005〕10號)第一條: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必須堅決維護國家公務員工資政策的嚴肅性,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律不準以任何借口、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在國家統一工資政策之外新設津貼、補貼、獎金項目,一律不準提高現有津貼、補貼、獎金的標準和水平;一律不準以現金或其他任何形式發放新的福利。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于嚴肅紀律確保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和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工作順利進行的通知〉的通知》(廳字〔2006〕5號):加強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等相關經費管理,不得以工會會員活動、評比競賽和重大節日慶祝活動等形式用工會經費和用于集體福利的職工福利費普遍發放現金、有價證券或實物;不得違反規定發放加班費和值班費。 

        (3)《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第四條: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 

        (4)《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總工辦發〔2014〕23號):不準違反工會經費使用規定,濫發津貼、補貼、獎金。 


        26.未按規定取得發票定性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5號 )第二十八條 單位和個人在開具發票時,必須做到按照號碼順序填開,填寫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部聯次一次打印,內容完全一致,并在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發票專用章。 


        27.差旅費報銷憑證不完整定性依據: 

        黨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國內差旅內部審批制度,明確審批責任,規范審批流程。設立差旅審批單,并作為財務報銷的憑證之一。 


        28.超標準接待定性依據: 

        工作餐應當注意節儉,供應家常菜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肴和用野生保護動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不得使用私人會所、高消費餐飲場所。 


        29.公務接待費報銷憑證無公函和接待清單等 定性依據: 

        接待單位應當加強接待費的審核報銷,在批準的接待費預算規模內,對有明確接待范圍、對象和目的,經單位負責人批準且符合規定的接待費用予以報銷,報銷憑證應當包括財務票據、派出單位公函和接待清單等。 


        30.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加油等未按規定實行集中采購定性依據: 

        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加油等實行政府集中采購和定點保險、定點維修、定點加油制度,嚴格控制公務用車費用支出,降低運行成本。 


        31.違規使用車輛定性依據: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第二十六條:黨政機關應當從嚴配備實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務用車,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變相超編制、超標準配備公務用車,不得以任何方式換用、借用、占用下屬單位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車輛,不得接受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贈送的車輛。 


        32.會議費報銷憑證不完整定性依據: 

        完善黨政機關會議費報銷制度,實行一會一結算。會議費報銷時應當提供會議通知、實際參會人員名單、會議服務單位提供的費用原始明細單據,以及應報批會議的批復文件等憑證。未經批準以及超范圍、超標準開支的會議費用,一律不予報銷。 


        33.違規向下屬機構、企事業單位、地方轉嫁或者攤派會議費定性依據: 

        會議費由召開單位承擔,不得向參會人員收取,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下屬機構、企事業單位、地方轉嫁或者攤派。 


        34.會議住宿、用餐等超標準定性依據: 

        各單位應當嚴格控制會議住宿用房標準,以標準間為主;會議用餐安排自助餐或者工作餐,嚴格控制菜品種類和數量,不提供高檔菜肴,不安排宴請,不上煙酒;會場一律不擺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 


        35.違規進行辦公用房維修改造定性依據: 

        辦公用房維修改造項目所需投資,統一列入預算由財政資金安排解決,未經審批的項目不得安排預算,項目維修改造資金嚴禁挪作他用。 


        三、專項資金管理方面


         36.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定性依據: 

        (1)《工會專項資金審計暫行辦法》(工審會字〔2012〕7號)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工會專項資金審計,主要是指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上級工會撥入、本級工會預算安排、政府財政或相關部門撥入、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捐贈等匯集的專項幫扶資金、送溫暖資金、勞模專項資金、救災慰問款等具有特定用途的資金組織實施的審計。 

        (2)《工會專項資金審計暫行辦法》(工審會字〔2012〕7號)第五條:經審會組織實施專項資金審計時,被審計單位應當提供專項資金年度預算安排及運作流程,項目資金申請、撥付、結算的資料,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內部控制制度和與專項資金相關的文件等會計資料及其他資料。 


        37.專項資金使用超范圍定性依據: 

        專項資金發放不符合《工會送溫暖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全國工會“職工書屋”建設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辦法》、《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 


        38.跨年度使用專項資金定性依據: 

        (1)《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總工發〔2015〕20號)第七條:幫扶資金的預算、決算按照全國總工會預算管理辦法要求執行,納入縣以上工會預算、決算統一管理。幫扶資金根據預算于本年度使用完畢,不得結轉下年度。 

        (2)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嚴格審批程序,規范支付手續。各類專項資金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撥付到指定單位及個人,除基本建設項目資金外,其他專項資金不能跨年度使用,原則上年底前清零。 


        39.未按規定方式發放專項資金定性依據: 

        《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和困難職工幫扶資金發放管理辦理》第四條:勞模補助和幫扶資金的發放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執行。除特殊情況外,一律采取銀行卡(存折)結算。 


        40.擠占、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定性依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四、資產管理方面 


        41.未定期對庫存物品進行清查盤點定性依據: 

        《工會會計制度》(財會字〔2009〕7號)第二十三條:庫存物品指工會取得的將在日常活動中耗用的材料、物品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工具、器具等。工會應當定期對庫存物品進行清查盤點,每年至少全面盤點一次 


        42.固定資產購建程序手續不完備定性依據: 

        (1)《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總工發〔2009〕38號)第十九條:房屋建筑物購建、專項設備購置、大型修繕等預算,需附經有關專業部門論證的可行性工程項目論證報告、立項批復、開工許可等相關文件,按照工程進度及資金狀況編制當年預算。列入地方基本建設或更新改造計劃的工程項目,應附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文件。 

        (2)《工會行政事業性資產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17〕5號)第十四條:工會行政事業單位申請購置土地和房屋建筑物、建設(包括新建、重建、改擴建)房屋建筑物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全部材料加蓋主管工會公章):

        (一)購置、建設項目的申請報告;

        (二)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三)擬同意購置、建設項目的會議決議或會議紀要復印件;

        (四)購置項目的資產評估報告;

        (五)新建項目立項批復復印件、國有建設用地批準書復印件和資金來源說明等文件;

        (六)重建、改擴建項目原土地、房屋所有權屬證明復印件、立項批復復印件、資金來源說明等文件;

        (七)其他相關文件。 


        43.未及時編報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定性依據:

        《財政部關于印發<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16〕503號)第二條:基本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完工可投入使用或者試運行合格后,應當在3個月內編報竣工財務決算,特殊情況確需延長的,中小型項目不得超過2個月,大型項目不得超過6個月。 


        44.未按規定履行固定資產采購程序定性依據: 

        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實行政府采購、集中采購或招標采購,嚴格執行采購業務預算與計劃。 


        45.應記未記固定資產定性依據: 

        《中華全國總工會財務部關于確定工會行政性固定資產單位價值標準的復函》(工財函〔2016〕12號)規定:各級工會組織在確認工會行政性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標準,執行《行政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71號)確定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標準。即一般設備單價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價1500元以上。 


        46.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定性依據: 

        《工會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總工辦發〔2002〕30號)第二十八條:各單位資產部門必須完善固定資產登記、入庫、領用、處置、清查盤點等日常管理制度。使用部門必須指定專人負責辦理本部門固定資產和其它物品的領用、保管、清點等工作。 


        47.借出款未按規定簽訂合同(協議)定性依據: 

        《工會會計制度》(財會字〔2009〕7號)第二十三條:工會應當對借出款嚴格管理,借出每筆款項時均需與借款單位簽訂書面文件,署明用途和還款期限,還款期限通常不應超過三年;對于逾期未還款的借出款,需在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說明原因。逾期三年以上、因借款單位原因尚未收回的借出款,報經批準認定確實無法收回或者報經批準認定不再要求借款單位還款的,應及時予以核銷。 


        48.往來款長期掛賬定性依據: 

        《工會會計制度》(財會字〔2009〕7號)對借出款、其他應收及暫付款規定“各級工會應對借出款嚴格控制,健全手續,及時清理,不得長期掛賬。”“各級工會應對其他應收及暫付款嚴格控制,健全手續,及時清理,不得長期掛賬。 


        四、核算管理方面


         49.未按規定實行獨立核算定性依據: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工會經費獨立核算工作的通知》(總工辦發〔2008〕20號):……各級地方工會和基層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單獨開立賬戶,獨立進行核算,不允許與本單位行政財務或黨、團等其他組織財務合并賬戶集中核算,也不允許將工會財務納入當地會計結算中心管理。凡已經合并或納入的,應當予以糾正。 


        50.未按規定單獨開立銀行賬戶定性依據: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工會經費獨立核算工作的通知》(總工辦發〔2008〕20號):……各級地方工會和基層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單獨開立賬戶,獨立進行核算,不允許與本單位行政財務或黨、團等其他組織財務合并賬戶集中核算,也不允許將工會財務納入當地會計結算中心管理。凡已經合并或納入的,應當予以糾正。 


        51.違規出租、出借銀行賬戶定性依據: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存款人應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使用銀行結算賬戶辦理結算業務。存款人不得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不得利用銀行結算賬戶套取銀行信用。 


        52.私設小金庫定性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清理檢查“小金庫”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5〕29號)第一條:凡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侵占、截留國家和單位收入,未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未納入預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項資金均屬小金庫。 


        53.公款私存 定性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四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單位的資金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2)《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銀發〔1988〕288號)第十二條:不準將單位收入的現金以個人名義存入儲蓄。 


        54.坐支現金定性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十一條:開戶單位現金收支應當依照下列規定辦理:(二)開戶單位支付現金,可以從本單位庫存現金限額中支付或者從開戶銀行提取,不得從本單位的現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況需要坐支現金的,應當事先報經開戶銀行審查批準,由開戶銀行核定坐支范圍和限額。坐支單位應當定期向開戶銀行報送坐支金額和使用情況;


         55.違規套取現金定性依據: 

        《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銀發〔1988〕288號)第十二條:不準謊報用途套取現金;不準利用銀行賬戶代其他單位和個人存入或支取現金。 


        56.白條頂庫定性依據: 

        《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銀發〔1988〕288號)第十二條:不準用不符合財務制度的憑證頂替庫存現金。 


        57.超范圍、超限額使用現金定性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五條:開戶單位可在下列范圍內使用現金:

        (一)職工工資、津貼;

        (二)個人勞務報酬;

        (三)根據國家規定頒發給個人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等各種獎金;

        (四)各種勞保、福利費用以及國家規定的對個人的其他支出;

        (五)向個人收購農副產品和其他物資的價款;

        (六)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

        (七)結算起點以下的零星支出;

        (八)中國人民銀行確定需要支付現金的其他支出。前款結算起點定為1千元。結算起點的調整,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報國務院備案。 


        58.超限額留存現金定性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九條:開戶銀行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核定開戶單位三天至五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的庫存現金限額。邊遠地區和交通不便地區的開戶單位的庫存現金限額,可以多于五天,但不得超過十五天的日常零星開支。(2)現金的收付、存取應當符合《現金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庫存現金一般不得超過2000元。 


        59.原始憑證不完整定性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四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2)《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四十七條:各單位辦理本規范第三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必須取得或者填制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 


        60.取得或填制的原始憑證不規范定性依據: 

        原始會計憑證的格式、內容、填制方法、審核程序等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工會會計制度的要求。原始憑證真實、完整、合法、有效,并附有相關附件,報銷單據上經辦、證明、驗收、稽核、報批等相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齊全。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蓋有填制單位公章或財務專用章,并與收款單位名稱相符。從個人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填制人員的簽名或者蓋章。自制原始憑證必須有經辦單位領導或者其指定的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對外單位開具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本單位公章或財務專用章。 


        61.原始憑證存在涂改、挖補現象定性依據: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四十九條:原始憑證不得涂改、挖補。發現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開出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開出單位的公章。


        62.未按規定設置會計賬簿定性依據: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五十六條: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和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帳簿。會計帳簿包括總帳、明細帳、日記帳和其他輔助性帳簿。 


        63.私設會計賬簿定性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六條: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64.會計賬簿填寫不規范 定性依據: 

        (1)《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六十條:登記帳簿的基本要求是:(一)登記會計帳簿時,應當將會計憑證日期、編號、業務內容摘要、金額和其他有關資料逐項記入帳內,做到數字準確、摘要清楚、登記及時、字跡工整。 

        (2)《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六十二條:帳簿記錄發生錯誤,不準涂改、挖補、刮擦或者用藥水消除字跡,不準重新抄寫。 


        65.未按規定編制財務報告定性依據: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六十五條: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定期編制財務報告。   

        66.財務報告內容不完整定性依據: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 2019年修改)第六十五條: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會計報表包括會計報表主表、會計報表附表、會計報表附注。 


        67.未實行會計核算電算化定性依據: 

        縣級以上工會必須實行會計電算化。按照《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配置與會計電算化需要相適應的硬件,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順利實施。 


        68.會計檔案資料不完整定性依據: 

        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整理歸檔。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有關電子數據、會計軟件資料等應當作為會計檔案進行管理。 


        69.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資料定性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五條:各單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EN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玩乡下小处雏女免费视频| 四虎影院永久在线| 韩国出轨的女人|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2017天天干夜夜操| 国产馆在线观看免费的| 99热免费在线观看| 奇米四色在线视频|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电影院|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男女疯狂一边摸一边做羞羞视频| 午夜看一级特黄a大片| 羞羞色在线观看|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荡货把腿给我打开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的视频|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二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69xxxx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在线观看视频日韩|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在线观看www| heyzo北条麻妃久久|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bollywoodtubesex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