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留抵稅額,是由于納稅人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在計量、確認及時間上存在差異而造成申報期末有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客觀上造成納稅人資金占用。
退付留抵稅額是平衡稅負、普惠于民的有力舉措,一些不法分子卻借機實施偷稅、騙稅的違法行為。
接下來,我們一起盤點一下留抵退稅自查60個風險點。
根據政策和稅務局發布官方自查資料整理,有不完整或不合適請指出,謝謝!1.不申報隱匿或少報銷售收入不符合小型企業、微型企業標準2.對照《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或《金融業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標準劃分企業類型行業選錯10.不屬于制造業等六個行業違規辦理行業登記信息變更12.是否存在注冊空殼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違規享受低稅率或者免征優惠轉移銷售收入13.是否存在其他扣稅憑證申報錯誤影響進項構成比例計算的情形14.存在混合銷售或兼營業務未按規定核算(會影響行業判斷)15.企業經營中涉及多個稅率,未使用正確適用稅率申報(會影響行業判斷)16.同時適用簡易計稅和一般計稅方法的業務但未分開核算,計稅方法混淆不清(影響留抵稅額金額)21.增值稅申報收入與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財務報表收入不一致且無正當理由22.是否存在以貨易貨、以貨/不動產抵債收入未記收入的情形23.是否存在無形資產/貨物/不動產投資未記收入的情形24.是否存在銷售收入長期掛賬應轉收入未轉收入的情形25.是否將應收取的銷售款項,先支付費用(如委托代銷商品的手續費等),再將余款入賬作收入的情形26.是否存在視同銷售行為、未按規定計提銷項稅額的情形(如將購進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未視同銷售貨物計算繳納增值稅等)27.處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未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28.處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存在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的計稅方法選錯情形30.銷售購進的水、電未計算繳納增值稅(不含代收代付情形)31.是否存在開具不符合規定的紅字發票沖減應稅收入的情形32.向購貨方收取的各種價外費用(如違約金、法院判決應支付貨款利息等)是否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33.設有兩個以上的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到其他機構(不在同一縣市)用于銷售,是否作銷售處理34.對逾期未收回的包裝物押金是否按規定計提銷項稅額35.按照增值稅稅法規定應征收增值稅的代購貨物、代理進口貨物的行為,是否繳納了增值稅38.是否存在取得財政補貼屬于增值稅應稅收入未按規定申報增值稅的情形39.是否存在不按規定的時間確認收入(如不動產租賃預收租賃費)40.是否存在不符合差額征稅規定,而按照差額征稅方法計算增值稅的情形42.是否存在轉讓股票等金融產品未按規定計算申報增值稅的情形43.是否存在按稅法規定負有增值稅扣繳義務的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稅款義務44.是否存在取得虛開增值稅發票用于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包括取得在稅收洼地地方注冊空殼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45.用于抵扣進項稅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真實合法46.是否存在取得應寫備注欄未寫備注欄等不合規抵扣憑證用于抵扣的情形47.是否存在票面所記載貨物與實際入庫貨物不一致的發票用于抵扣的情形48.是否存在取得為非雇員支付的旅客運輸費用用于抵扣的情形49.是否存在取得旅客運輸費用計算錯誤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50.是否存在取得橋、閘等通行費發票計算錯誤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51.存在購進的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抵扣了進項稅額的情形52.是否有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抵扣進項情形53.是否存在未按規定開具農產品收購統一發票申報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54.是否存在取得虛開農產品銷售發票申報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55.用于抵扣進項稅額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是否真實合法56.取得完稅憑證抵扣進項稅額的,是否具備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賬單或者發票等資料57.發生退貨或取得銷售折讓是否按規定作進項稅額轉出58.兼營免稅項目,其不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是否準確59.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其不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是否準確60.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改變用途不得抵扣時未按規定計算扣減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