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不是看到一分錢的錯報都要調整的。
從重要性水平角度看,審計中有一個重要性概念。如果錯報金額低于重要性水平,且性質不嚴重,一般不會要求調整。例如,在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審計中,一筆幾分錢的尾差對于其整體財務報表幾乎沒有實質性影響,因為重要性水平可能是幾百萬甚至更高金額。
從錯報性質考慮,有些小金額錯報如果涉及舞弊或違反法律法規等性質嚴重的情況,即使金額小也需要調整。比如,公司通過虛報一筆小額差旅費來套取資金,這就屬于性質惡劣的錯報,必須調整。
從審計效率方面講,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去調整微小、無實質影響的錯報是不經濟的。審計師的重點通常是確保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對于微小金額的錯報如果不影響這一關鍵目標,就可能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