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自2014年10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1%以上。主要分項指數普遍回升,高于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以上。綜合來看,PMI回升特點明顯,回升幅度較大,回升覆蓋面較廣,顯示當前經濟走勢穩中有升。
當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升幅較上月稍有擴大,市場經營保持持續上升趨勢。其中,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投入品價格、銷售價格和從業人員指數環比均有所上升,升幅在0.3—3.1個百分點之間。服務業中批發業活動趨升,企業生產經營可望加快。
需求端回暖,企業開工率回升
從PMI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有所下降,其余10個指數均有所上升。其中,下降的2個指數降幅均在1個百分點內;上升的指數中,只有新訂單指數、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其余指數升幅均在1個百分點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0月份PMI在榮枯線以上明顯提高,表明經濟增長趨穩態勢已較為明朗。除新出口訂單、進口指數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數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表明制造業企業信心普遍回升,生產經營活動趨向全面恢復。盡管對外經濟仍存在不確定因素,但預計年內經濟增速不會再出現下降。”
新訂單指數上升明顯,升幅1.9個百分點,達到52.8%,創2014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需求端明顯回暖。從企業調查來看,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在受調查企業中的比重,連續4個月下降,最近兩月降幅明顯擴大,連降3個百分點。需求端相關指數顯示,適度擴大總需求的相關政策措施成效逐漸顯現。
企業開工率回升。10月,大型企業生產指數保持在55%以上。中型企業生產指數上升1.2個百分點,達到51.4%;小型企業生產指數上升3.9個百分點,達到48.1%。制造業整體生產指數為53.3%,連續3個月上升,10月份升幅擴大,指數創下2014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值。
企業經營狀況改善,行業基本面轉好
調查數據顯示,由于市場環境轉好,10月,企業經營狀況改善,行業基本面轉好,行業回升態勢正在初步形成。在調查的21個行業大類中,15個行業PMI較上月上升,結構優化繼續深入發展。其中,高技術產業明顯加快, PMI上升1.3個百分點,達到53.7%,高于制造業整體水平2.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保持穩定較快發展勢頭,PMI上升0.4個百分點,達到52.3%,高于制造業整體水平1.1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陳中濤分析,10月份PMI走勢表現好于預期,預示四季度經濟走勢繼續保持穩中向好。但有兩點需要關注:一是外部不確定性增多,進出口指數下降,均降至50%以內。二是原材料成本上漲加快,運輸成本上升較多,企業成本負擔加重。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今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上升,10月份升勢加劇,達到62.6%,較上月上升5.1個百分點。從調查來看,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企業比重達到26.5%,較上月上升4.7個百分點,為2013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值。
陳中濤認為,當前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擴大總需求,進一步鞏固經濟穩定基礎。同時要利用好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利時機,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保持活力。(記者 杜海濤)
責任編輯: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