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安徽省國稅局獲悉,近年來,全省國稅系統把貫徹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地生根,讓小微企業切切實實享受“優惠紅包”。
紅包一:提高增值稅起征點 減免稅額15.76億元
池州市飛龍節能門窗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節能門窗、新型節能材料、電動門窗、電動百葉窗的小型生產企業。從2010年4月開業登記以來,經營狀況一直欠佳,曾一度瀕臨倒閉邊緣。2014年企業僅實現銷售11.6萬元,因個別月份實現銷售超過2萬元,在十月份小微企業稅收政策調整前,繳納增值稅0.2萬元。2015年該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31.7萬元,月銷售收入均未超過3萬元,符合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條件,享受免征增值稅0.9萬元。
“自開業以來,我們累計享受減免增值稅1.2萬元。小微企業的政策優惠對于大企業來說,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對于我們這些小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企業負責人章明感慨地說,“多虧了政策的扶持,目前我們企業逐漸回穩,經營規模有所擴大,從業人數也有所增加,2016年,我們的銷售額達到了46.3萬元,企業終于走上了正軌。”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全省國稅系統累計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190.5戶次,累計減免稅額37.05億元。2016年應享受已享受增值稅優惠已達到79.21萬戶,減免稅額15.76億元,減免戶數和稅額逐年上升。
紅包二:擴大減半征收所得稅范圍 減免稅額4.39億元
安徽省寧國新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汽車發動機排氣系統閥門制造和銷售的小微企業,2016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0.61萬元,利潤18.22萬元。考慮到臨近春節,企業工作時間不正常,財務人員對財務核算容易忽視,很可能影響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宣城市國稅局稅源管理部門結合日常管理了解的情況,對小微企業進行了專門提醒。公司財務負責人祖國華說:“接到稅源管理部門提醒后,我們及時申報享受了2016年四季度小微企業優惠,所得稅減免了2.03萬元,對企業來說,這就是國稅部門給我們發的大紅包啊!”
“針對小微企業發展層次較低、會計人員能力較弱、財務核算尚不完善等情況,我們利用日常巡查活動,加強對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的業務輔導,引導小微企業建賬建制,規范財務核算和管理。對符合條件但未享受優惠的企業,我們及時查清原因,主動送服務上門,進一步提高優惠政策覆蓋面,確保每一戶小微企業能夠及時、足額享受優惠政策。”宣城市國稅局局長查永泉介紹說。
據了解,2014年至2016年,全省國稅系統累計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23.84萬戶次,累計減免稅額11.06億元,2016年應享受已享受所得稅優惠已達到7.96萬戶,減免稅額4.39億元,減免戶數和稅額逐年上升。
紅包三: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 減免稅額5.6億元
黃山市休寧縣狀元故里酒店是本地一家徽菜代表酒店,該酒店的經理項璐說:“營改增之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稅繳得少了。就餐飲部門而言,在業務量幾近相同的情況下,相比去年5萬多的稅款,今年只需繳納3萬多元,稅款降幅達到了40%。對酒店而言,流轉資金更充足了,有利于菜品、服務的升級,打造更具特色的徽菜品牌。”
黃山市國稅局局長王震說:“通過行業稅負調研、走訪輔導、跟蹤問效等方式,我們不斷加大營改增政策宣傳輔導力度,幫助營改增納稅人用足政策手段,改進管理方式,完善抵扣鏈條,讓企業充分享受減負紅利。”
省國稅局副局長胡立文向記者介紹,自2012年10月1日“營改增”試點以來,安徽省小規模納稅人大多由原實行5%的營業稅稅率降為適用3%的增值稅征收率,且以不含稅銷售額為計稅依據,稅負明顯減輕,減負面達100%。2016年,安徽省營改增小規模納稅人與按原營業稅率征收營業稅相比,減收稅款5.6億元,減稅幅度38%。這對當前受經濟下行影響、生產經營較為困難的廣大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可以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加快發展。
紅包四:“稅融通”幫助企業獲得貸款156.77億元
“作為專門研發和生產壓鑄機的企業,我們廠去年受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研發資金短缺,如果技術和創新跟不上,企業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蚌埠市隆興壓鑄機廠財務負責人陳金紅說,“是‘稅融通’幫了我們大忙,不用抵押物,提供了納稅證明,憑著良好的納稅信用,銀行就給了我們50萬元的貸款,為我們減輕了資金周轉的壓力,讓我們能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開發上,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省國稅局聯合地稅部門在全省范圍內推行“稅融通”業務,依托稅務部門網上辦稅平臺,利用納稅信用大數據,對已有納稅記錄、無不良信用記錄、納稅信用級別不低于B級的中小微企業全面發放“稅融通”貸款,為小微企業開辟高效率、低成本的信用融資新渠道。省國稅局納稅服務處處長楊德生告訴記者,為了讓企業獲取納稅信用貸款更加省時省心,截至2016年底,安徽省稅務機關已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15家省級商業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共幫助5137戶企業獲得“稅融通”信用貸款156.77億元。以納稅信用換銀行融資,成為眾多中小企業心中最大的利好,深受中小企業歡迎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