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歲寒,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出臺,讓創投圈感受到幾許暖意。今年以來,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募資難已不是秘密,稅負問題也曾讓不少創投企業猶疑。如今,創投個人合伙人稅負只減不增的消息更像是雪中送炭,在寒冬里燃起一盆炭火,讓創業投資的火種不熄。
12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針對創投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這些舉措對穩定投資機構信心的作用不言而喻。今年,創投企業的日子并不算好過,面臨募資難的窘境。投中研究院CVSource數據終端的一項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VC/PE市場完成募集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但2018年,一級市場跳水式硬著陸,2018年第三季度募集基金規模驟降80%。由于部分頭部公司的大規模融資和頭部機構的活躍,投資總規模激增126%,投資端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加上過去幾年募集了龐大的資金,實際上很多機構都面臨著很大的投資壓力。
另一方面,“創投基金稅負暴增”的爭議不斷。今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政策解讀問答中將私募股權基金個人投資者所得稅征收標準歸為個體工商戶。市場有聲音認為,有限合伙制創投企業的有限合伙人需按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項目來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稅率從20%升至35%,納稅額隨之提高75%。今年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涉及諸多稅收利好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創投基金方面:確保創投基金稅賦總體不增,保持地方已實施的創投基金稅收支持政策穩定,即創投仍按20%征收。再加上12月12日出臺的稅負新政,創投企業們總算“如釋重負”,吃上一顆定心丸。
在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減輕創投企業稅負和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創業投資屬于長期投資、股權投資,主要是支持孵化早期創業項目,能為企業帶來增量發展資金。特別是當前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大環境下,創業投資這種企業直接融資方式,能有效支持企業發展,促進創新創業。其次,創業投資布局主要集中在TMT、新能源、醫療、高端制造等領域。這些領域代表著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積極布局有利于提升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此外,創業投資屬于早期投資,在發展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同時,更需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上市退出、并購退出是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重要的獲利來源。創業投資基金的“募、投、管、退”也需要政策支持,這樣更有利于創業投資基金的募集和投資。
收到政策紅包的創投企業終于可以平穩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了。盡管相關細則尚未出臺,但可以肯定的是,創投稅負新政釋放了國家對高科技創新產業的重視信號,讓困擾創投行業多年的稅收問題得以解決,增強了行業的投資信心。不過,仍需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創業投資企業魚龍混雜,對于一些打著創業投資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活動要格外警惕。同時,配套細則也需要對此進行更嚴格的規范,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不論冬天多冷,終將會有辭舊迎新的時刻,但愿有了新政加持,創業投資這團火可以燒得更旺。